📱 一个小小的长按,背后的大大的用户体验思考
大家好!Happy Notes 团队这里有个有趣的产品故事想和大家分享。
🎯 故事的起源: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
经常有用户问我们:"我知道某条笔记的ID,能不能直接跳过去看?"
听起来很简单对吧?但作为产品开发者,我们发现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有趣的交互设计挑战。
🔄 我们尝试过的方案
方案一:智能搜索框
最开始,我们在搜索框里加了个"聪明"的功能:如果你输入的是纯数字,就直接跳转到那个ID的笔记。
结果:用户困惑了 😅
- "我想搜索包含数字'2024'的笔记,为什么直接跳到ID为2024的笔记了?"
- "我的笔记内容就是'123',为什么搜不到?"
方案二:后端混合搜索结果
接着我们想:那就让后端更聪明一点,如果搜索词是数字,就把对应ID的笔记插入到搜索结果的第一位。
结果:用户更困惑了 🤔
- "我搜'hello',为什么第一条结果是ID为123的无关笔记?"
- "这条笔记一个关键词都不匹配,凭什么排第一?"
💡 最终的解决方案:长按笔记ID
经过反思,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:我们把两个完全不同的用户需求混在了一起。
- 搜索需求:"我想找包含某个关键词的笔记"
- 跳转需求:"我想看ID为123的那条笔记"
于是,我们设计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方案:
在任何笔记列表中,长按笔记的元数据行(那行蓝色的时间和ID信息),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,让你输入想要跳转的笔记ID!
🎨 为什么这个设计这么棒?
1. 直观的视觉关联
你看到笔记ID,自然会想"我能不能跳到其他ID?"长按这个ID就是最直观的交互方式。
2. 不干扰现有功能
- 搜索就是搜索,不会被"智能"功能绑架
- 浏览笔记列表时也不会意外触发
3. 符合移动端习惯
长按在手机上是很自然的交互(长按复制、长按菜单等),用户一试就懂。
4. 隐藏但可发现
不占用界面空间,但好奇的用户很容易发现这个功能。
🚀 写在最后:删除的艺术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删掉了大量复杂的代码(237行!),移除了6个复杂的测试用例,把一个43行的复杂函数简化成了12行。
删代码比写代码更需要勇气,但结果证明是值得的:
- 用户体验更清晰
- 代码更简洁
- 功能更稳定
📝 现在就试试吧!
下次在 Happy Notes 的笔记列表里,试试长按任何一条笔记的时间/ID那一行,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惊喜!
这就是我们的产品故事。作为 Happy Notes 的开发者,我们始终相信:好的产品不是功能的堆砌,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。
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反馈,正是你们的声音让 Happy Notes 变得更好!
有任何想法或建议,欢迎在群里随时交流! 🎉